最新公告
  • 欢迎光临助梦资源网,下载网课资源、学习资料、复习资料、知识点总结、电子课本来助梦资源网!立即加入钻石VIP
  • 初二语文《陋室铭》教案设计大全8篇

    正文概述 爱学习   2022-10-20   0

      《陋室铭》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。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,洁身自好、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。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,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。它单纯、简练、清新像一首精粹的诗,充满了哲理和情韵。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《陋室铭》教案设计,希望大家喜欢!


      初二语文《陋室铭》教案篇1

      教材分析

      《陋室铭》是一篇语言、意境兼美的名作。陋室,是作者在做官期间住的简易的房子,作者为它作铭,托物言志,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抱负和志向和情操。

      教学目标

      知识目标

      1、掌握文言实词,翻译全文。

      2、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。

      能力目标

      理解“铭”这种文体,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。

   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

      通过学生学习,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。

      教学重难点

     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。

      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得思想感情。

      教学方法

      问题导入法

      诵读教学法

      合作讨论法

      教学课时 1课时

      教学步骤:

      导入

      在上课之前,请大家先来做个选择题:A、假设有一栋富丽堂皇的大厦,要得到它,必须说一辈子违背良心话,做尽伤天害理的事;B、有一间简陋的屋子,那里风景迷人,有知音相伴。如果是你选择哪个呢?(学生回答:选择B,因为……)

      很好,你的选择与一位诗人一样,他是唐代刘禹锡。他的一篇文章《陋室铭》很出名。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他的《陋室铭》吧!(板书题目)

      适时解题目:陋室,意思是简陋的房子。那么“铭”怎样理解?请一个同学读书下注释,了解“铭”的特点:

      铭: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,后来成为一种文体。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。作者在什么样情况写下这篇文章呢?

      作者及背景介绍

      1、作者

      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,唐代文学家, 哲学家 ,有《刘梦得文集》。

      2、背景

      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“气”出来的。当时他热心帮助一个叫王叔文的人改革,反对宦官势力。失败后,他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做了一名小官。按规定,他应得到三间三厢的房子。?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,便故意刁难。于是把他安排在面对大江居的三间毛屋。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,反而非常快乐,于是就写下了《陋室铭》表达自己理想和人生的抱负。

      诵读课文并翻译

      读一读:

      1、学生自读,标出难读的字词。

      2、教师范读,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。

      3、学生齐读,读出感情。

      翻译全文:

      学生合作翻译。

      教师点拨重点字词:

      名:动词,出名

      灵:灵验,神奇。

      斯:指示代词,此:这。惟:只。

      馨:这里指品德高尚。 上:长到,蔓到。?

      鸿儒:知识渊博的大学者。鸿:通“洪”,大。

      白丁:平民,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。? 调:弹奏。?

      素琴:不加装饰的琴。

      初二语文《陋室铭》教案篇2

      【教材分析】

      这篇铭文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18课,选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,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、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、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。让学生在积累巩固古文言文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,得到品格上的教育。

      【学情分析】

      我班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,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,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,他们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,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,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、解说、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。但由于本单元文言文首次采用集中编排方式,且所有的课文都有背诵要求,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及成就感成为必要。

      【教学目标】

      (一)知识与能力:

      1、读懂课文,理解文言大意,深入了解文章内容。

      2、了解“铭”的特点和托物言志的特点,以及了解“兴”的特点。

      3、分析作者情操和志趣,发表自己的感悟。

      (二)过程与方法:

      1、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了解文言大意。

      2、合作学习,疏通文意。

      3、探究讨论,拓展延伸,联系生活,发表意见。

      (三)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:

      了解作者不慕荣利、安贫乐道的情怀,学习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。

      【重点难点】

      教学重点:掌握字词,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,韵文的特点和作用。

      教学难点:理解课文内容,并进行创作性思维创作。

      【课时安排】2课时

      【教学流程】

      第一课时

      一、情境导入:

      由《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》引出作者--刘禹锡。

      二、解题:

      座右铭: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的右边的格言,后泛指人们激励、警戒自己,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。

      铭: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,叫做“铭”,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。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。

      本文给自己的陋室作的铭。

      三、走近作者:

      刘禹锡(772—842),字梦得,唐代诗人,哲学家。他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,关心社会现实,忧国忧民。(多媒体显示)

      曾中进士,官至监察御史。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,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。政治革新失败后,被贬官降职多次。这篇《陋室铭》是他被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。

      三、整体感悟

      1、 字词积累:

      (1)词类活用:

      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 名:名词活用为动词,闻名,出名。

      苔痕上阶绿 上: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,长上。

      无案牍之劳形 劳:形容词使动用法,使……劳累。

      (2)宾语前置:

      孔子云:何陋之有?即“有何陋”。疑问代词“何”作宾语,前置。其中的“之”,为助词,宾语前置的标志。 这句话是出自《论语.子罕》:“子欲居九夷,或曰;‘陋,如之何?’子曰:‘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?’”“孔子认为,九夷虽然简陋,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,就不简陋了。”

      指导朗读

      ①山/不在高,有仙/则名。水/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②苔痕/上阶绿,草色/入帘青。 = 3 GB3 MERGEFORMAT ③ 可以/调素琴,阅金经。无/丝竹之乱耳,无/案牍之劳形)。

      3、翻译课文:

      齐读一遍课文,提问同学来翻译课文,老师从旁提示:

      (译文:山的名声不在于山的高低,只要有了仙人也就有了名声。水的名声不在于水的深浅,只要有了龙的存在 也就有了灵气。虽然我所处的是一间简陋狭小的房屋,但我高尚的道德品格同样可以四处传播。苔藓爬上了台 阶,呈现一片碧绿。小草映着门帘,室内满是青葱。平日里谈笑的都是博学通达的大学者,来来往往的没有一 个是没有文化不学无术的人。可以随心所欲的拨弄那未经雕饰的琴,翻阅研读用泥金书写的佛经。没有嘈杂的 音乐使耳朵的听觉紊乱,也没有众多的公文需要劳心伤神。这间简陋狭小的房屋既如同南阳诸葛亮的草庐,又如同西蜀的扬雄故居般出名。就像孔子说的:只要是道德品格高尚的君子居住之地,有什么理由说它是简陋的呢?)

      4、理清条理:

      ①(山不在高----惟吾德馨):以山水引出陋室.德馨一词统领全篇,是文章的点睛之笔,点明全文主旨.

      ②(苔痕上阶绿----无案牍之劳形)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,说明“陋室不陋“三句话分别从环境,交往人物,室中事三个角度来说明。

      初二语文《陋室铭》教案篇3

      简要说明

    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。教学浅易文言文,要注重积累、感悟和运用,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,要让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。

      在教学《陋室铭》时,我想让学生自己通过诵读法来感知文本内容,理解文章的主旨;试图通过“知人论文”探究法来深入理解文本,从文章的字缝间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,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、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豪迈的气概。

      ?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课前让学生对刘禹锡有一个初步了解,对他产生敬佩,这样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。解读课文时先把中间直接写陋室部分让学生理解,感受作者安贫乐道、高洁傲岸的品质;然后让学生了解刘禹锡的经历和他对生活的态度,明白为什么白居易称之为“诗豪”,在这个基础上,回到课文中,感受文章中隐含的那种“豪气”,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。

      教学设计:

      一、教学目标:

      1、知识与能力目标

      (1)了解 “铭”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。

      (2)积累文言词汇,理解文章内容,品味“片言明百意”的语言。 ?

      2、过程与方法目标

      诵读法、批注法、“知人论文”探究法。

      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

      感受并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、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豪迈的气概。

      重点:朗读并分析文章的内容。

      难点: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,理解文章的主旨。

      二、教学过程:

      ? (一)课前交谈

      话题:来到嘉兴,就不能不说南湖,谁给我介绍一下南湖?(红船,南湖菱)南湖还有一种特产,就是“南湖菱”。谁来介绍一下?

      其他地方的菱都有角,故称“菱角”,南湖菱与其他地方的菱角不一样,是无角菱。据说其他地方的菱角秧苗放到南湖,也会变成无角菱,南湖真是太神奇了。

      “菱”与“灵”相通,据说,吃了南湖菱会让人有灵气,南湖菱养育了充满灵气的嘉兴人。我看不假,在座的同学眼睛都水灵灵的,个个都充满了灵气啊。

      远在唐朝的时候,嘉兴就孕育了一个充满灵气的青年才俊。他就是刘禹锡。他出生在嘉兴,吃了不少南湖菱,很有灵气。他在老师的指引下,在自己的努力下,满腹经纶。19岁时游学当时的京城长安。22岁就进士及第,后来年纪轻轻就成了朝廷里的重要官员,深得朝廷重用。另外,他写的诗与白居易齐名,他写的文与柳宗元齐名。

      我们小学里就学过他的一首诗《望洞庭》:湖光秋月两相和,潭面无风镜未磨。遥望洞庭山水翠,白银盘里一青螺。只有内心宁静的人,才能写出如此富有诗情画意的月色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——《陋室铭》。

      (二)初读课文,感受音乐美

      1、检查预习情况:注音、句读?

      2、请同学读没有句读的课文,指出“德馨、案牍”的读音。

      (三)走进陋室,再读课文,把握主旨1——“高洁”

      1、题目是《陋室铭》,了解铭文特点。

      2、师:陋室铭,陋室铭,刘禹锡想要借这陋室,让自己铭记什么呢?让我能走进陋室,去看个究竟。

      刘禹锡说:片言可以明百意。在《陋室铭》81字的片言中,刘禹锡的百意是什么?下面请自读课文4—7句,根据注释翻译,在翻译的基础上为这几句话做批注。

      ①“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”(环境幽雅)

      ②“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”(交友儒雅)

      ③“可以调素琴,阅金经。”它给人一种闲适的感觉。(生活高雅)(板书:贫乐?调素琴阅金经)

      4、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,也能如此自得其乐,我们不禁要与刘禹锡对话一番——

      示例:问:你这房子都长青苔、长青草了,你还说不陋?

      刘:“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”这是多么幽雅,怎么能说陋呢?

      问:看你这穷酸样,估计不会有人与你为友吧?

      答:……

      问:你既没有丝竹,又没有案牍,你,你还有什么好乐的呢?

      答:……

      5、由此可见,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?(不与世俗同流合污,高洁脱俗)(板书:高洁)

      板书:调素琴阅金经高洁

      6、请大家用快乐、舒缓、愉悦的语气读读“可以调素琴,阅金经。……劳形”。

      (四)走近作者,深读课文,把握主旨2——“豪气”

      师:刘禹锡为什么能做到安贫乐道呢?文章仅仅表达安贫乐道的主旨吗?要想从“片言”中明白“百意”,我们还要去了解一下作者的经历,这叫做“知人论文”。请看资料。(出示资料)

      “永贞革新”失败后,原在朝廷为官的刘禹锡一贬再贬,断断续续在外漂泊几十年。直到65岁才回到洛阳。《陋室铭》是他被贬至安徽和州时所作。(请同学朗读)

      问:上面说他一贬再贬,直到65岁才回到洛阳,一般的人会有怎样的心理?(悲伤、郁闷……)

      刘禹锡会怎样去面对呢?

      “永贞革新”失败后,刘禹锡被贬到朗州当司马,十年之后才好不容易被召回京师,他却写了一首诗以桃花讽刺那些权贵,结果再度被贬,十四年后才再度回京。十四年啊,世事变迁,沧海桑田。不过,刘禹锡还是不改那种桀骜不屈的脾气,他又一次来到玄都观,又写了一首《再游玄都观》:?

      百亩庭中半是苔,桃花开尽菜花开。?

      种桃道士归何处?前度刘郎今又来。?

      附小序:……因再题二十八字,以俟后游。

      师:他甚至做好了再次被贬的准备。这是何等的豪情!这就是有着铮铮铁骨的刘禹锡。

      刘禹锡回朝如此,那他身处“巴山楚水凄凉地”时又是如何的表现呢?我们来看他写于朗州任上的《秋词》。在朗州,回京城遥遥无期,妻子不幸去世,可是我们看看他的这首诗:?

      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?

      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(学生读)

      问:诗中透着一股什么气?(豪气)

      师:难怪白居易说:彭城刘梦得,诗豪者也?。板书:写“豪”

      1、你能从《陋室铭》字缝间看出刘禹锡暗含的“豪气”吗?(仙、龙,诸葛庐、子云亭)(提示: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几句去读读。)

      ★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开头三句,看看有没有隐含在其中的“豪气”。根据ppt改第三句话,快速了解“比兴”。

      2、★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结尾两句,看看这里有没有隐含在其中的“豪气”。“诸葛庐、子云亭”的典故。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两个典故。

      (板书:思诸葛比子云)

      ①是为了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。②说明自己也要像诸葛亮遇到明君,在政治上有所作为,和子云一样在文学上名扬天下。

      3、可见刘禹锡具有怎样的气概?(豪迈)

      板书:思诸葛比子云豪迈

      4、这样一个大诗豪住在这里,这陋室还会陋吗?

      所以他在结尾写道:何陋之有加横批:陋室不陋

      5、现在,让我们怀着对刘禹锡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崇敬,充满豪情地读最后2句。注意,最后一句“何陋之有”读两遍。

      其实,刘禹锡写《陋室铭》还有一个故事。(愤然写作)

      据说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,和州知县见他是从上面贬下来的,就故意刁难他。半年时间,强迫他搬了三次家,面积一次比一次小,最后只给他一间只能容下一床、一桌、一椅的陋室。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铭文。?

      师(小结):看来,从这篇仅仅81字的铭文中,不仅可以看出刘禹锡的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,可以读懂他的豪迈的斗志,而且也可以读到他对那知县老儿的愤怒与不屑。这真是“片言可以明百意”啊。

      同学们,你们看,那知县老儿带着随从大摇大摆地过来看刘禹锡的笑话了,我们怎么办?赶紧拿起《陋室铭》,大声的读起来,为刘禹锡出出气,注意,最后的“何陋之有”连读两遍,语气要一遍比一遍强。会背的最好背出来。

      (五)结束语

      刘禹锡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,为此,他屡遭贬谪,历经坎坷。

      ?但是……

      一间陋室哪里困得住你的铁骨,一片青苔哪里遮得住你的壮志,一本金经哪里掩饰得住你心中的豪情?

      我清晰的听到,从那间陋室里,传来一个不羁声音——生活可以贫困,精神不可潦倒。

      (六)作业:

      1、背诵全文。

      2、搜集欣赏刘禹锡的诗。

      教学反思

      1、联想与想象是语文的翅膀,缺少联想与想象的语文课也就缺少了灵性。为此,在进行教学时,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,以“透过文字,你看到了什么?听到了什么?闻到了什么?”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,使陋室之雅具体地表现出来,为突出陋室“何陋之有”张本。而以往教学此文时,为突出“陋室不陋”这一重点,一般设计的题目为“陋室环境如何?陋室主人交往情况怎样?陋室主人有怎样的兴趣爱好?”提问琐碎,学生也不明白回答这些问题的目的何在。而改动后有力地突出了重点,也解决了难点。

      2、“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”,语文必须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,方可体现语文教学的现实意义。因此,课上在分析完陋室主人安贫乐道、高洁傲岸的情操之后,我设计了一个小讨论:“今天的你如何看待这种不慕名利、安贫乐道的做法?”这个问题的设计应是学生最有话说的部分,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些怯场,我也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,一起参与学生的讨论,导致学生没有充分讨论和大胆发言,这是我的失误。

      3、培养学生主动质疑,大胆发问的习惯和能力。因此我设计了一个学生质疑发问的环节,鼓励学生从读书中发现问题,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这个环节因为留的时间相对充足些,学生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,如“为何以《陋室铭》为题?”“为何自比名人居室?”“篇末为何引用孔子的话作为结束语?”“为何自比‘南阳诸葛庐,西蜀子云亭’?”“为何将平民比作白丁,是否歧视平民?”等等。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,也在思考着如何解答这些问题,这个思维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学的目的。

      4、语文课上应有琅琅读书声,尤其是文言文。《陋室铭》是一篇文质兼美、脍炙人口的名篇。课堂上无论是范读、散读、齐读,乃至背诵,目的都是让学生从读中去悟作者的感情,品味文字的美感。

      《陋室铭》课堂实录

      金华四中?郑永威

      师:讲关于刘禹锡的故事。

      他的诗与白居易起名,他的词与柳宗元起名,据说他被贬到安徽,按当时朝廷规定,他可以住三室三厅之房。但是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典型的势力小人。认为刘禹锡乃被贬之人,可以给双小鞋穿穿,以显示自己的威风。于是就在城南给刘禹锡安排了三间小房。对此,刘禹锡大人大量,不以为意。还根据驻地的美好景观写了一副“面对大江观白帆,身在和州思争辩”的对联,贴在了门上。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了,非但不反思自己,反而变本加厉。马上将刘禹锡移居别地,并且把住房面积减去了一半。此住房位于德胜河旁,山青水秀,景色怡人。刘禹锡一见,顿来灵感,挥笔又是一副好联:“杨柳青青江水平,人在历阳心在京”!好诗传到乡里,策知县大怒。下令将刘禹锡撵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,既没有山又没有水。

      在半年的时间里,刘禹锡稀里糊涂地被一个小小的知县搬家折腾了三次。激怒愤慨之下,刘禹锡心中有话,如鲠在喉,不吐不足以为快,遂如行云流水般一口气写下了著名的《陋室铭》,并请人碑刻立于大门之外!

      师:昨天我们预习过了,我想请同学读一读,古人写诗文是没有标点的,我想请同学读一读没标点的文章,你来吧。

      生读没有标点的文章。

      师:好,读得不错,你不仅读出男子汉的气概,而且字词读的也很准,抑扬顿挫,还读出了韵文的味道,韵文一般是用韵的,我们来齐读这篇文章吧。

      生齐读。

      教师板书课题,作者。

      并屏显出示【“铭”的解释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“铭”,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。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。】

      师:请大家看标题,这里有一个铭字,你能用铭来组词吗?

      生1:铭文

      生2:刻骨铭心

      师:很好

      生3:铭刻

      师:不错

      生4:座右铭

      师:不错,还可以组什么词?

      生5:铭记

      师:不错,陋室铭,陋室铭,作者在陋室中想要铭记什么呢?让我们一起走进陋室,去看个究竟,请大家先来看这四句话,口头翻译一下,并且要思考一个问题,从这些话当中,我仿佛看到了什么,先翻译一下。师屏显:走进陋室,我仿佛看到了(画面)

      【苔痕上阶绿?草色入帘青

      谈笑有鸿儒?往来无白丁

      可以调素琴,阅金经

      无丝竹之乱耳?无案牍之劳形】

      师:翻译好了吗?翻译的时候发现一个画面就举手,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就把手举高一点。

      生:我仿佛看见一个房子,他苔痕碧绿,长到阶上,草色青葱,映入帘内。

      师:好,请坐,这位同学他看到的是房子的外面,外面是太狠碧绿,草色青葱,外面看完了,里面有没有东西啊?

      生:我放佛看到了刘禹锡和别的人,谈笑往来的人大都是知识渊博的人。

      师:知识渊博的人,你从哪里看出的?

      生:鸿儒。

      师:“鸿儒”是什么意思?注释怎么说的?

      生:博学的人,我看到和刘禹锡谈笑往来的的都是知识渊博的人,并没有没有没有知识的人。

      师:没有知识的人是看不到的,和他交往的都是有知识的人,还有吗?

      生:我看到刘禹锡在弹没有装饰过的琴。

      师:没有装饰的琴是什么样的琴?

      生:素琴

      师:好,我把他写一下,在这里老是要插说一下,他弹的是一种素琴,住在一间陋室,可见他生活条件怎么样?

      生:不是很富裕,比较清贫。

      师:但是,他快乐吗?从哪里可以看出来?

      生:从“谈笑有鸿儒,调素琴”这个画面中看到的。

      师:同学们想一想,刘禹锡调出的素琴会是一种怎样的音乐的?我这里有两种音乐准备的,让大家来猜一猜刘禹锡调的素琴会是一种怎样的音乐?

      师播放音乐两段:一曲欢快的音乐;一曲高山流水。

      师:哪一种音乐啊?

      生:第二种

      师:这种音乐听起来有一种什么感觉?

      生:给人的感觉是一种高雅。

      师:高雅,可见他的志趣也很高雅,刘禹锡在调素琴的时候,他的志趣很高雅(板书志趣高雅),那么他除了调素琴,他还可以?

      生:阅金经

      师:“金经”什么意思?

      生:佛经

      师:他还可以“阅金经”,佛经,那么他看佛经有什么感觉?

      生:悠闲

      师:也很悠闲,那么,还有一句话该怎么说呢?

      生:刘禹锡他在他的房子里弹琴,阅读佛经,旁边没有琴瑟、萧管等嘈杂的乐器来扰乱他的耳朵,非常清静,让他的心理很宁静,也没有官府的公文让他劳累。






    初二语文《陋室铭》教案篇4


    教学目标

    1.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

    2.理解作者不慕荣华、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

    3.联系现实对《学生铭》谈看法并仿写教学重点、

    难点

    1.诵读、品味优美的语言

    2.理解作者不慕荣利、安贫乐道的情怀

    教学过程

    一.直接导入新课简介刘禹锡、陋室铭的来历和“铭”这种文体。(刘禹锡,唐代诗人、哲学家,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,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,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,后又连任刺史等官职,《陋室铭》就是他被贬后任和州刺史时所写。他和柳宗元交谊很深。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,后来成为一种文体,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,本文“陋室铭”,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。)

    二.整体感知,疏通句意

    1.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,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

    2.根据页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(先个人译,有疑难小组解决,小组不能解决的再提出来全班来理解),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朗读课文,边读边想象,可以给课文内容配上怎样的画面。

    3.提供一些画面让学生们匹配相应的课文语句

    三.精读细品,把握主旨先小组合作解决两个问题,

    1.你知道统领全文的词语是什么吗?

    2.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?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?全班交流提问: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,极力形容“陋室”不陋,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、安贫乐道的情趣,处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的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?学生发表见解并评价四.联系现实,发表见解出示仿写篇《学生铭》,提要求有学生学了刘禹锡的《陋室铭》后仿写了一篇《学生铭》,你觉得它反映的是何种学习态度?你对这样的学生是如何看待的?分不在高,及格就行。学不在深,作弊则灵。斯是教室,唯我闲情。小说传得快,杂志翻得勤。琢磨打篮球,寻思游戏厅。可以打瞌睡,观窗景。无书声之乱耳,无复习之劳心。自习说闲话,讲课听不进。心里说,混张文凭。学生交流谈看法。

    五.学生仿作看了刚才的学生铭,了解了刘禹锡借陋室以言志,表达自己不贪恋富贵荣华,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,你能否借鉴他们的写法写一篇仿作?

    提出要求

    1.为自己要仿写的内容选定标题,如“电脑铭”,“考试铭”,“旅游铭”等等;

    2.仿写练笔的句式要基本相同,最好能大致押韵;

    3.主题要明确,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。

    初二语文《陋室铭》教案篇5

    一、教学目标

    1.理解课文内容,积累文言字词,背诵本文

    2.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

    3.体会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

    二、教学重点

    1.疏通文意,分析文章内容

    2.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

    三、教学难点

    背诵并默写课文

    四、教学方法

    诵读法、讨论法、讲授法

    五、教学过程

    (一)课堂导入(3分钟)

    PPT展示图片金箍棒和羽毛扇,问同学们是否认识这两样东西,是否也想拥有它们。大家之所以喜欢金箍棒可能是因为孙悟空,也可能是因为它本身能够变化,具有魔力,那么,一把平凡的羽毛扇为何能够妇孺皆知,流传千古?原来是因为它的主人诸葛亮。这样说来,某样东西的价值似乎与使用它的主人有着密切的联系,今天我们要去看看一间简陋的小屋和它的主人之间,微妙的关系,一起学习《陋室铭》。导入课题,并图解“铭”这一文体。

    (二)听读课文,整体感知(5分钟)

    1.听示范朗读。要求一边听一边给拿不准的字注音,并且划分节奏

    2.自由朗读。要求读准字音,注意停顿。

    3.齐读。要求声音洪亮,整齐划一。

    (三)分组合作,疏通文意

    过渡:读完以后,你能不能告诉我,这“陋室”真的“陋”吗?如果不能,也没关系,可能对文章大意不太理解,因为这是篇文言文,它的意思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现代汉语有很大区别,所以,要想理解文章内容就让我们一起来疏通文意。

    具体操作:本文共计九句话,全班12个小组,前9组,每小组翻译一句话,其余三组做评委。然后每组推选一位发言人分享成果。要求:先解释重点字词,再翻译整句话。

    (四)抽丝剥茧,感悟情思

    经过了疏通文意,大家已经了解了文章内容,那么现在能回答老师前面提出的那个问题吗?(ppt展示问题)作者笔下的这间“陋室”真的“陋”吗?请说说理由。(学生一边回答,老师一边板书)

    1.“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”作者既承认屋子简陋,又不觉得简陋,因为主人品德高尚。

    2.“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”描写陋室环境清幽

    3.“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”写主人交往之雅

    4.“可以调素琴,阅金经。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”写主人情趣高雅,生活悠闲,同时也看出作者较清贫,但作者却苦中作乐,体现出作者的安贫乐道。

    5.“南阳诸葛庐,西蜀子云亭。孔子云:“何陋之有?””运用类比,引古贤之名,定证“陋室”,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,表明自己亦有古代贤人的志趣和抱负。

    (五)远观全文,探究写法

    问:作者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在写物,可真实情况是写物还是写人呢?答:写人。

    问:主要写人的什么?

    答:品德高尚

    问:那同学们,作者借陋室来表达自己的志向,这种写法叫什么?

    答:托物言志

    (PPT展示)托物--陋室

    言志——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

    (六)回顾全文,归纳主旨

    揭示主旨的句子: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

    本文主旨:作者以“陋室”不陋,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平乐道的志趣。

    (七)当堂背诵

    比一比,看谁背得准又快

    具体操作:以大组为单位,每人背一句,以“接龙”形式背诵,比比看哪一组最流畅、清楚、快速。

    (八)拓展延伸

    (PPT展示两组寝室图片,一组是巴蜀中学的,另一组是本校的。前后豪华与简陋相对比)

    教师:虽然我们住得没有其他学校豪华舒适,但我却希望这简陋的屋子因为有了优秀的同学们而绽放无限光彩。老师期待有一天你们能成为柏家中学的骄傲。让我们深情齐读:“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”

    (九)板书

    陋斯是陋室

    主人品德高尚

    陋环境清幽安贫乐道

    室不陋交往之雅

    铭情趣之雅高洁傲岸

    反问引用

    托物言志

    六、教学反思

    本堂课的最大优点在于朗读环节,每一次朗读都给出了明确的目标。其次是重点较突出--翻译课文。但是仍有许多不足之处,还需改进。首先,课堂整体气氛不活跃,尤其是在翻译环节的发言,形式过于单调,没有充分发动大部分同学积极思考,鼓励学生提出质疑,说出自己的想法;其次,在翻译过程中没有给予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,本课较简单,可以让学生只看原文自行翻译,有疑问时看课后注释,若不能及时解决,可提出来让同学们一起讨论,若还是没有结果,老师再进行点拨指导;再次,本课采取小组逐句翻译的形式,这不适用于简单的文言翻译,不妨大胆让学生自行翻译;最后,本堂课最大的弊病是教学时间掌握不当,内容不够精当,故导致教学任务没有按时完成。今后的教学任重而道远,希望能在各位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大进步。

    初二语文《陋室铭》教案篇6

    教学目标:

    1、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。

    2、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。

    3、当堂背诵全文

    教字方法:

    导读法(通过“三读”达到理解课文内容,当堂背诵全文)

    教学课时:

    一课时

    教学步骤:

    一、教学铺垫

    导入

    ①师生问好;②板书课题《陋室铭》(刘禹锡)及教学目标;

    二、学习课文

    (一读理清思路)(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)

    ①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?

    明确本文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文。本文为骈体文,简介骈体文的特点。“铭”: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,后成为一种文体,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。

    ②学生试读课文

    ③学生质疑(由学生提出问题,然后尽量让学生来解答,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)

    ④如果给课文分三个层次,该怎样划分?

    明确第一层从开头到“唯吾德馨”,第二层从“苔痕上阶绿”到“无案牍之劳形”,第三层为文章结尾。

    (二读品析诗句)

    ①“山不在高”,“水不在深”类比什么?“有山则名”、“有龙则灵”暗喻什么?

    明确前二句类比“陋室”,后两句暗喻自己。

    ②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?景色美不美?有何特点,用一个词(字)概括。

    明确绿色,青色,景色别致幽雅(幽)

    ③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?

    明确鸿儒,无白丁(雅)

    ④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?有何特点?

    调素琴,阅金经,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(安)

    ⑤作者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?

    明确南阳诸葛庐,西蜀子云亭

    ⑥品析“上”、“入”二字的妙用,明确:“上”、“入”二字生动传神,以静为动,不仅使景物人格化,活跃而有生气,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,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。

    ⑦“鸿儒”可否换成“群儒”?

    不能。“群儒”则无“大”之义,显得太多了。

    (三读领悟内涵)(男、女生分角色各读一遍)

    ①“往来无白丁”含什么感情?

    清高自赏(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,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)

    ②能否将“阅金经”改为“阅五经”,为什么?

    明确不能。因为作者当时受贬,思想上有些消沉,想从佛经中找到某种寄托,“阅金经”正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折射。

    ③首尾句有何关系?

    首句用了比兴写法,尾句与首自互相呼应。

    ④本文题目为“陋室铭”,文章又说“何陋之有”?这些不矛盾吗?

    不矛盾。题中之“陋”为房屋的形陋,尾句的“陋”为“鄙俗”之义,指屋中主人的“德馨”不鄙俗。

    ⑤引导学生总结全文的构思。全文起于比兴,继而对陋室中的景色、社交、生活加以描写,再通过类比,巧妙地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情趣。

    ⑥文章托物言志(借陋室以言志),表现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,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,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。(文章主旨)

    三、全班竞背(①学生自由背,②小组中相互背,③全班竞背)

    初二语文《陋室铭》教案篇7

    课件简介:

    作家作品简介

    本文选自《全唐文》,作者刘禹锡(772—842),字梦得,贞元九年进士,唐代诗人,哲学家。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,关心社会现实,忧虑国计民生。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,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。按当时规定,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。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,便多方刁难。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,住房一次比一次小,最后成了一间陋室。在此背景下,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《陋室铭》一文。

    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

    花香不在多

    室雅何须大

    关于文体

    “铭”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,后来成为一种文体。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。文辞精炼,有韵,读来铿锵有力。

    本文韵脚:名ing,灵ing,馨in,青ing,

    丁ing,经ing,形ing,亭ing

    座右铭

    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。

    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

    德馨xīn

    鸿儒hóngrú

    苔痕tái

    案牍dú

    解释下列字词

    名:有名望。

    惟吾德馨:惟,只;德馨,品德高尚。

    鸿儒:指知识渊博的学者。鸿,大。

    白丁:无官职的平民。这里指缺乏文化的人。

    金经:指用泥金(一种用金箔和胶水制成的金色颜料)书写的佛经。

    丝竹:丝,指弦乐器;竹,指管乐器。这里泛指乐器发出的声音。

    案牍:指官府的文书。

    初二语文《陋室铭》教案篇8

    一、导入:

   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读过这样一本书叫《古文观止》,它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供学塾使用的文章读本。此处的“古文”指古代的散文,“观止”表明作者的态度是:古文的精品都已选入了,你已经欣赏到最好的的了,不用再看其他的了。当然这有些夸张,这本书选了从先秦到明末的222篇古代散文作品,其中有一篇仅仅81个字的短文就占有古代散文的一席之地,这是为什么呢?让我们带着这种思考来学习刘禹锡的《陋室铭》。(展示课题、作者)

    二、学习新课

    1、指名学生回答“铭”的特点。师补充:铭,就是记载,在器物上刻字,有勉励或警戒的意思,表示永记不忘。

    2、师:那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?生回答:写写他的陋室

    师:陋室有何可写之处呢?我们来读课文。

    三、一读课文,疏通文意。

    1、学生大声朗读课文,后齐读。(师提示:注意挺胸抬头,声音洪亮,精神饱满。)

    2、师:读得整齐,也很流畅。你们自己觉得读得怎么样?

    师:这是一篇文言文,大家注意文言文得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,大家回忆一下电影和电视里看到古人是怎样读书得呢?

    生回答:跟唱歌一样,摇头晃脑等

    师:古人读书师很有韵味的,自得其乐地读,一般说语气都比较舒缓,老师试着读一下。(师配乐读)

    师:我们要读出韵味来,还是要充分理解课文内容,把握作者的感情,下面我们结合注释,同桌或前后桌讨论解决。(展示词语、句子的意思,学生有疑问自己上来查。)

    四、二读课文,把握文章内容,作者感情。

    师: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,再读就要带感情读,谁来读?

    指名学生读,互相点评。

    师:古人说过:“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”咱们读了文章,能不能说说你的收获。学生边说边讨论。

    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:

    1、文章的主旨,表明作者的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饿节操。

    2、结合句子赏析:

    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:创设情景,引导学生说说环境是怎样的幽雅,那青苔是怎样应了作者的心意,慢慢地爬上那班驳的台阶?那草色又是如何受了青苔的感染,他们聚集在一起,绕过窗帘飘入室内?环境幽雅、恬静-------陋室不陋。

    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请大家想象一下,室内谈笑的都有哪些人,他们在谈些什么?引导学生答:韩愈、柳宗元、王叔文等,他们个个学识渊博,心忧天下。王叔文煮酒论当今时代英雄;韩愈扼腕长叹,吟“欲为圣明除弊事,肯将衰朽惜残年”;柳宗元在吟诗作画,感叹梦得的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”的无穷魅力。交往之雅-----陋室不陋

    可以调素琴,阅金经。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抚琴调弦,展卷读经,怡然自得,安贫乐道-----陋室不陋。

    3、类比: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,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南阳诸葛庐,西蜀子云亭。(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)

    3、托物言志:“托何物”“言何志”(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这种写法的理解)

    师:以前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?

    生:《荔枝蜜》、《白杨礼赞》,并背诵其中作者赞美白杨树的句子。

    师:积累的古诗词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?

    生:于谦的《石灰吟》、郑板桥的《竹石》,一块背诵。

    4、引发学生思考:外界环境不重要,重要的是超越自我。

    五、三读,品味语言。

    1、骈句:句式整齐,节奏分明,读来朗朗上口,充满了音乐美。(学生找出文中的骈句,边读边体会)

    2、散句:最后一句,体会文章骈散结合,错落有致,要读出抑扬顿挫。

    3、押韵,找出韵脚,要读出延长音。

    4、修辞,比兴等手法,很有艺术感染力。(依据学生上课的情况,灵活处理)

    5、学生可以自己提出觉得写得好的句子,师生一块品味。

    6、读:男女分读骈句的上句和下句,散句一块读。(配乐朗读)

    7、背:

    师:学到这里,我想同学们一定都喜欢上了这篇文章,也感受到了它的语言魅力,能被选入《古文观止》确实是文有所值。咱应该把它积累下来。指名学生背。(在指导背诵上有些困惑,没想到好的方法。)

    师:很多好的句子咱可以制成卡片积累下来。

    六、拓展

    师: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,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座右铭,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。




    请支持知识付费阅读!感谢!

    推荐度:

    登录后免费下载文档


    网课资源_学习资料_复习资料_知识点总结_电子课本—助梦资源网 » 初二语文《陋室铭》教案设计大全8篇

    常见问题FAQ

    免费下载或者VIP会员专享资源能否直接商用?
    本站所有资源均由会员上传,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,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,请勿商用。如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    下载地址过期失效怎么办?
    请联系qq客服或者微信客服,获取新下载地址,客服具体上班时间请查看网站首页!
    资源缺少内容怎么办?
    请联系qq客服或者微信客服,修补资源。
    获取其它帮助?
    请QQ联系我们

    发表评论

    如需获取其它帮助,请联系我们

    联系助梦资源网

    请选择支付方式

    ×
    微信支付
    余额支付
    ×
    微信扫码支付 0 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