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公告
  • 欢迎光临助梦资源网,下载网课资源、学习资料、复习资料、知识点总结、电子课本来助梦资源网!立即加入钻石VIP
  • 高中历史必修二总复习提纲总结归纳

    正文概述 不想努力了   2022-05-13   0

    学习历史,要理清线索,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,使知识条理化、系统化。比如,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,同学们可以主要朝代为线索去学习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中历史必修二总复习提纲总结,希望对你们有帮助!

    高中历史必修二总复习提纲总结

    专题六

    一、“自由放任”的美国

    1、1929~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

    (1)爆发的标志: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

    (2)经济危机特点:范围广、持续时间长、破坏力巨大。

    (3)爆发的原因:

    A根本原因: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,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。

    B具体原因:自由放任政策

    贫富差距过大:扩大了供需矛盾。

    股票投机过度:掩盖了供需矛盾,经济危机的爆发的导火线

    信贷消费过度:加剧了供需矛盾

    C直接原因:市场供需矛盾尖锐

    (4)经济危机的影响: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;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,社会形势动荡不安;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、办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;争夺世界市场的斗争空前激烈,国际关系紧张;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,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的考验

    2、面对危机,胡佛政府采取“自由放任”政策

    (1)自由放任政策的含义:反对政府干预经济,它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“看不见的手”,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(2)胡佛政府实行“自由放任”政策应对经济,结果:危机不断加深,经济掉入“沟底”。

    二、罗斯福新政

    1、罗斯福新政:

    (1)新政实行的背景:

    A.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经济的打击;

    B.胡佛政府运用自由放任政策治理危机的失败,美国经济病入膏肓,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崩溃的边缘;

    C.罗斯福在总统大选中获胜上台。

    (2)过程:两个阶段

    第一阶段:1933年3月到1935年初,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,稳定人心,摆脱危机;第二阶段:1935年到1939年,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。

    (3)主要措施:

    A、恢复工业

    B、农业生产

    C、举办救济公共工程

    D.保护劳工权利

    E.建立社会保障体系

    (4)罗斯福新政“新”在:

    A、新的经济理论:凯恩斯主义(国家干预经济)

    B、新的模式: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模式(制度创新)

    C、特点: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

    (5)实质: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

    (6)影响:

    A.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,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

    B.缓和了社会矛盾,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,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

    C.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,尤其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

    D.从深远影响看,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—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,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。

    E.对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借鉴作用

    (7)局限性: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。

    三、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

    1、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

    阶段

    20世纪

    50-70年代初

    20世纪

    70年代

    20世纪

    80年代

    20世纪90年代

    经济状况

    黄金时代(高速发展)

    滞胀

    走出衰退

    新经济时代

    原因

  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、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、大力拓展世界市场

    石油危机(直接)

   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(根本)

    西欧、日本同美国的竞争

    里根政府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;用大规模关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。

    实施宏观调控、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;把平衡预算、消灭赤字、偿还国债作为重要目标;扶持高新产业

    经济政策

    凯恩斯主义、充分就业政策

    凯恩斯主义失灵

    货币学派、供给学派

    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,又反对过度的干预。

    时任总统

    杜鲁门

    艾森豪威尔

    肯尼迪(新边疆)约翰逊(伟大社会)

    尼克松

    福特

    卡特

    里根

    克林顿

    (解决了长期困扰美国经济的赤字问题。

    2、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出现的新特点:

    ①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速发展;

    ②冲破了凯恩斯主义理论,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,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;

    ③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:打破了经济增长、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联动的关系

    3、战后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

    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十分发达→生产关系新调整

    美国垄断资本实力雄厚,美国的经济体制仍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。

    ⑵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→经济方针新变化

    凯恩斯主义、货币学派、供给学派

    ⑶“新经济”的出现→经济运行机制变化

    打破了经济增长、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联动的关系

    4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

    ①含义: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。

    ②发展过程:

    A.开创:罗斯福新政时期;

    B.巩固和发展:二战期间;

    C.进一步发展:二战后

   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

    避免了生产盲目性;政府职能、得到加强;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。

    四战后的西欧和日本

    1、二战后,英、法、德、日四国经济运行模式的基本特征:

    (1)英国:混合市场经济

    特征: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、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、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;

    (2)法国:计划指导型经济

    特征:政府通过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,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指导和调节,并且利用财政、税收、价格等手段,使计划达到预期目的。

    (3)德国:社会市场经济

    特征: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;同时,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,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。

    (4)日本:政府主导型经济

    特征: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。

    二、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:1、国家干预经济,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

    2、福利政策的实行;

    3、经济结构的变化如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;

    4、“新经济”的发展

   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

   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

    一、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

  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

    新经济政策

    背景

    新生的苏维埃面临国内外敌人的疯狂进攻。形势十分险恶。

    经济、政治危机严峻,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新情况。

    内容

    农业

    余粮收集制

   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

    工业

    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

    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,

    采取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,实行国家资本主义。

    商品

    禁止商品贸易

    允许自由贸易

    分配

    强制劳动,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

    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,实行按劳取酬谢的工资制

    评价

    是军事性的非常措施。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,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,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;但后来引发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。

    使工农业生产得以恢复,巩固了工农联盟,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列宁在落后的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。

    二、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

    (1)积极方面:在当时的情况下发挥了积极作用,集中了一切人力、物力,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;是党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。

    (2)消极方面:实践证明这一政策中的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,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,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。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。

    三、新经济政策

    (1)、实施的背景

    长期的战争,加上自然灾害,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,濒临崩溃。

  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,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。

    (2)实施的标志:1921年3月俄共(布)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

    (3)、特点:

    ①管理方法、手段:高度集中,行政管理。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。

    ②经济体制方面:单一的公有制体制。在公有制的前提下,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。

    新经济政策“新”在:通过在一定范围里恢复资本主义,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,改善和工农联盟,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。

    (4)、作用:

    ①积极方面:

    a、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,到1925年,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。

    b、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、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。

    c、是列宁对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,是一条适合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。

    ②消极方面:

    在实施过程中,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,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,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。

    由此可见,任何政策都不能永保不衰,必须审时度势,积极应变!

    四、苏联的建立:(1922-1991)

    时间:1922年。1924年苏联第一部宪法诞生

    二、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

    一、斯大林模式:

    (一)含义: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-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

    政治经济体制。(特点:高度集中)

    (二)形成过程:

    1、形成背景:

    ①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;

    ②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,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;

    ③与主义历史传统

    ④与斯大林个人因素有关

    2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——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

    ①1925年,联共(布)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;

    ②1926年,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;

    ③1928-1932年“一五”计划,提前完成;

    ④1933-1937年“二五”计划,提前完成;国家实现工业化。

    ⑤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,二五计划后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

    3、农业集体化——全盘集体化

    ①1927年,联共(布)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

    ②1929年,大规模、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(为配合工业化建设,斯大林决定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);

    ③1937年,农业集体化完成。

    (三)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

    1936年,苏联通过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》,宣布社会主义基本建成。

    (四)斯大林模式的表现

    1、经济:高度集中,指令性计划,“计划就是法律”

    2、政治:高度集权;大清洗运动

    3、思想文化:成为社会风潮,思想学术行政干预。

    (五)斯大林模式的评价

    1、功绩主要有:

    ①迅速实现了工业化,增强了经济实力,成为了工业强国;

    ②为二战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;

    ③提高了国民文化素质

    因此,“斯大林模式”基本适应了20世纪20-30年代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,它在二三十年代取得巨大的成就,起到了积极作用。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很大影响

    2、消极作用:僵化的体制与二战后苏联的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。这种不适应表现在:

    ①在经济建设中,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,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;

    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;

    ③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,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;

    ④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,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

    经验教训:实践证明,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,只有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,反复实践,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。

    三、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

    一、赫鲁晓夫的改革

    1、背景:

    (1)第二次世界大战后,特别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,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。

    (2)1953年斯大林去世,为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性。

    2、概况:

    (1)经济领域:A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: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;削减农业税,提高农副产口的收购价格;开展垦荒,推行了玉米运动;B在工业方面:扩大了地方权力。

    (2)政治领域:对斯大林的批判。

    1956年2月,苏共二十大《关于及其后果》

    3、评价:

    (1)积极:改革有一定成效,如农业曾在1955-1958年连续出现大丰收,破除对斯大林的,打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总闸门,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。

    (2)消极:但由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不切实际的口号目标,并且改革中出现反复,权力下放又收归中央,破除了对斯大林的,又掀起了新一轮的,最终导致了改革失败。

    二、勃烈日涅夫的改革:

    1、时间:1964年开始

    2、概况:

    A、内容:改革工业推行“新经济体制”、重点是军事工业

    B、成就:改革使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,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,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。

    3、评价:

    (1)积极:前期的改革有一定积极作用,使苏联的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,使苏联的军事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,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。

    (2)消极: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,因此人民生活改善不多;后期国家陷入困境,勃烈日涅夫执政后期,个人专断作风滋长,政治生活僵化,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活力衰退;社会矛盾丛生,再加上对外扩张的加强,到20世纪80年代国家陷入了困境。

    三、戈尔巴乔夫改革:(先经济后政治)

    (一)经济改革:

    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“加速发展战略”,困难重重,难以奏效。于是将改革的重心转向政治领域。

    (二)政治改革:

    1、内容:

    ①提出用“人道的、民主的社会主义”思想,代替“科学社会主义”;

    ②推出“民主化”和“公开性”,纵容自由化思想;

   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,实行多党制。

    2、影响:改革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,使整个社会处于失控状态。政局不稳、思想混乱、民族问题严重、民族运动愈演愈烈。

    3、“八一九”事件

    (1)矛盾性质:苏内矛盾

    (2)结果:国家大权落入叶利钦为首的“激进民主派”手中,苏共被排挤出政权,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变。同时,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,苏联迅速走向解体。

    四、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?

    ①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律可循,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改革中自我完善,因此要求有创新意识,要树立坚持改革,追求社会进步的信念。

    ②要认识国情、尊重规律,一切从实际出发,要求有实事求是的精神。

    ③改革具有复杂性、艰巨性、曲折性,不可能一帆风顺。

    ④要注意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中的一切积极因素,这就要求有开放的思想意识。

    ⑤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,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。

   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

    一、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

    一、布雷顿森林体系——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

    1、背景:“二战”使西欧实力大为削弱,而美国实力大大膨胀,这为建立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提供了物质基础。

    2、过程:1944年夏,美、英、中等44国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,会议按照美国的方案通过了《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》及附件,决定成立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”和“国际复兴开发银行”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,总称“布雷顿森林体系”。

    3、内容:

    ①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,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。

    ②是国际金融机构的建立,即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”和世界银行

    4、作用:①积极方面: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,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,促进了世界贸易,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。

    ②消极方面:它确立了美国在“二战”后相当长时间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;

    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,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。

    二、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货易体系

    1、1947年,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签订。

    2、关贸总协定是一个有关关税及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,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,但实际上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;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所取代。

    3、它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,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。

    三、二战后,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怎样形成的?

    1、条件:“二战”后,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,美国经济实力一枝独秀。

    2、内容:

    ①金融货币方面: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,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。

    ②国际贸易方面:通过“关税及贸易总协定”,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。

    ③工业方面: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,成为世界工厂。

    ④科技方面: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地位,加强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。

    二、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

    一、欧洲一体化的发展(从欧共体到欧盟)

    1、欧洲一体化的背景(了解即可)

    (1)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,这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基础。(2)战争尤其是二战使欧洲普遍削弱,失去了传统的国际中心地位,地位大大下降。(3)二战后,欧洲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,提高国际地位,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,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,就必须密切联系,加强合作,实现欧洲的统一。(4)法、德两个宿敌大国的和解,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。

    2、成立过程

    (1)1951年迈出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步。

    (2)1967年,欧洲共同体成立

    (3)1993年,欧洲联盟正式成立

    3、欧洲一体化的意义(1)对欧洲各国: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;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各国利益。

    (2)对世界格局:提高了欧洲的地位,从而影响了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。

    二、欧盟成立的标志是什么?简述欧盟的性质以及欧洲一体化带来的影响。

    1、成立:1992年签订了《马斯特里赫特条约》,即《欧洲联盟条约》

    1993年,该条约正式生效,欧洲联盟正式宣告成立。

    2、性质: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经济集团组织。

    3、影响: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。欧洲一体化也改变了世界格局,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。

    4、欧元:

    A、1999年诞生;

    B、欧元问世的意义: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,进一步推动欧洲一体化发展。

    三、贸易区

    (1)形成原因:①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;

    ②欧洲一体化对美国的挑战;

    ③美、加、墨三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,实现自身的发展。

    (2)诞生:1992年,美、加、墨三国签订《贸易协定》。

    1994年该协定生效,贸易区正式成立。

    (3)、意义

    ①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,对美、加、墨三国经济都起着积极作用。

    ②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将逐步向中南美洲推广,最终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区。

    四、亚太经合组织(简称APEC)

    ①倡议者: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

    ②成立:1989年11月,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会议,标志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,它是亚洲——太平洋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。

    ③中国加入APEC:1991年,中国和台湾、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。

    ④中国上海举办了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。

    ⑤合作方式: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,称为APEC方式。

    五、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出现:

    1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,全球经济发展呈现两个的趋势: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

    2、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原因:

    A、现代科技的发展

    B、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和客观上存在的分工

    三、经济全球化的世界

    一、世界贸易组织(WTO)

    (1)建立:①1994年在乌拉圭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决定成立世贸组织。

    ②1995年,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

    (2)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意义

    A.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,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已经开始。

    B.表明全球化进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。

    (3)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:正式批准加入:2001年11月10日多哈会议

    二、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?①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的多边贸易组织,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,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,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,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。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,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。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世贸组织本身的需要,中国融入世界,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。

    三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,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?

    机遇:(1)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,促进经济发展;

    (2)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,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;

    (3)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、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,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;

    (4)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,摆脱别人制订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,从而维护合法权益;

    (5)有利于改革开放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。

    挑战: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

    四、经济全球化

    1、表现:国际贸易、国际投资、国际金融和跨国公司的发展。

    2、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(条件)

    ①市场经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,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商品流通渠道。

    ②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。

    ③国际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的催化剂

    ④跨国公司蓬勃发展,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。

    ⑤冷战的结束,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和平的环境。

    3、认识:

    ①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,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。②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,既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,同时又使经济的发展更加不平衡,贫富悬殊更大。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,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。

    4、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

    (1)问题:环境污染、人、能源危机、粮食短缺、毒品泛滥、传染病横行、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

    (2)对策:加强合作,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。

    五、怎样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?

    联系:①在发展中相互促进,又相互制约,共同形成对世界的影响。

    ②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;

    ③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集团化的最后归宿。

    区别:①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,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

   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,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。

    请支持知识付费阅读!感谢!

    推荐度:

    登录后免费下载文档


    网课资源_学习资料_复习资料_知识点总结_电子课本—助梦资源网 » 高中历史必修二总复习提纲总结归纳

    常见问题FAQ

    免费下载或者VIP会员专享资源能否直接商用?
    本站所有资源均由会员上传,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,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,请勿商用。如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    下载地址过期失效怎么办?
    请联系qq客服或者微信客服,获取新下载地址,客服具体上班时间请查看网站首页!
    资源缺少内容怎么办?
    请联系qq客服或者微信客服,修补资源。
    获取其它帮助?
    请QQ联系我们

    发表评论

    如需获取其它帮助,请联系我们

    联系助梦资源网

    请选择支付方式

    ×
    微信支付
    余额支付
    ×
    微信扫码支付 0 元